这不由的就让一众老师想到了前不久的时候李振国教授给他们打招呼的事,当时还感觉李振国教授仗着在学院的地位,搞特殊化。
没想到却是出现了这种效果,这是一众老师所没有想到的结构。
同时,在心中对李振国教授更是佩服起来。
学问大的人并不一定在做人方面就好,所以之前李振国虽然是教授,在院里都得给他面子,但因为性格要强的原因,也落下了倔老头的名声。
这个名声贬义居多,毕竟能从这里面看出李振国教授对学生宁缺毋滥的人不多,同时也是大部分人做不到的。
但在这次则是不然,李振国教授用事实行动在为系里学生的学习做贡献,拿出自己唯一的研究生学生,美其名曰去学习巩固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实则完全是为了系里学生着想。
此事过后,系里在私下中也不会喊李振国教授倔老头了,而是尊称一声李教授。
其中,有一个想要进步的老师,觉得李振国教授这种把自己研究生放到大学生当中,带动学习的形式效果十分的显著,就向院里写了一份建议书。
这份建议书很快便到了院长的手里。
一开始的时候,院长还觉得这个建议有些本末倒置,但内心深处,还是抱着一丝侥幸心理,想要去看看这建议书中,李振国教授带的那个研究生所在班级的学习情况。
毕竟这要是真的话,那么对学院就是一次大的变动。
如果学院里走出的学生,都能真正的学有所成,肯定会在社会上有一番作为的,到时候,他这个当院长的脸上也有光啊!
远的不说,就说近的毕业生就业率的问题。
如果不弄虚作假的话,这毕业生就业率就是一个学院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如果能把这个搞上去,他这个院长也还有进一步的可能。
毕竟他才五十多岁。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文物考古专业本来就是个冷门专业,所以学生不多,只有四个班,不到一般人的样子。
而陈志远所在的班级是一二班,一下子就和三四班拉开了很大的距离。
如果是一二班挑的是尖子生也情有可原,可是这四个班级根本不存在什么那个班级尖子生多,那个班级尖子生少的问题,而是平均分配的。
所以在刚开学没多久后,就能出现这种巨大的差距,是件很难以想想的事。
但仅仅凭借成绩还有些武断,为此,院子还亲自偷偷摸摸的分别看了下一二班和三四班上课时候的学习情况,果然如那封建议信上所说的一般,因为有陈志远这个研究生的存在,就一下子让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高涨起来,个个都想要在作业方面超过陈志远这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