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古代艺术品
老何派了伙计先给李靖找了个牙侩,牙侩说白了就是后世的中介,重庆话叫串串也是中介的意思,书画则有书画牙侩。他们活跃在书画市场上,联系买主、卖主,协调书画价格,因此收取一部分佣金。牙侩还是艺术鉴赏家,兼有艺术评论家和商人的双重身份,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特殊职业。
牙侩姓宋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儒衫,看年纪倒是很年轻,先朝李靖拱拱手道:
“既然是万友商行的朋友,敢问客官,想买点古玩还是字画,可有心中所爱?”
“都可以”李靖应道。
宋牙侩听闻眼睛倒是一亮,很快带着李靖来到松涛斋,松涛斋顾名思义松木所造二层临街木楼,古色古香门口飞檐下挂着偌大一个松字倒是很好认。店内柜台上整齐的放着字画,香炉,印章,毛笔,砚台,就一个伙计在,看见客人上门勉强挤出个似笑不笑的表情。宋牙侩跟这里也熟悉省去了客套,直接招呼伙计拿出了几卷字画,一一给李靖过目,李靖哪里懂这只知道几个名字而而已,结果名字没一个认识,看着李靖摇头,宋牙侩生怕主顾不满意,连忙吩咐伙计从楼上拿出两个绸布包裹的木盒,
解开绸布轻轻的打开木盒。
一副瘦骨嶙峋的墨竹图映入眼帘,看似弱不禁风但是给人一种摇而不倒的感觉,图右边作诗一首: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全文楷书字体苍劲有力。
‘李公子请看,这幅乃本朝东坡先生的墨竹图元丰五年所作,’
‘我艹,这玩意是真迹?’李靖一口脏话脱口而出,感觉事态下意识还捂了捂嘴。
‘公子肯定是真迹,先不说这墨竹,单说这提拔字迹和印章做不得假。’
‘作价几何?’
‘回公子,这幅东坡先生的墨竹图乃本斋的镇店之宝作价1200贯。’伙计一看这家伙胃口好大。
‘宋师傅价格太贵了,问问可否折让。’
‘1000贯如何,我在买点别的?’
‘那公子在看看别的一起作价。’
第二个木盒乃是本朝米芾的一副大字行书,上书五字:明月几时有。乃抄录东坡先生的水调歌头。
‘这幅大字可是真迹?作价几何?’
‘这幅大字500贯,我们松涛斋在本地也算数一数二,肯定是真迹,宋公子也是行家,让他一看便知,公子若是两件一起要1500贯’松涛斋可不是万友商行每日几万数十万贯的进出,这两件宝贝也能赚几百贯可抵得上几个月的收入。
‘此作乃米元章真迹,他的字迹可不好作假,这松涛斋所售字画都有字据,公子放心他们也跑不了。’宋牙侩也是满心欢喜道,
‘成交。’李靖也不矫情爽快的付了1500贯,又给宋牙侩付了150贯牙人钱。这半个时辰就赚了150贯,恐怕他一年也赚不上这么多。(买家要付给牙人佣金一成,松涛斋也会给牙人一小部分不过具体数目就不知道了),
收下了伙计写的字据,又看了看店里其他东西,都是不认识的,李靖就没心思在逛接过木盒雇了辆牛车就往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