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场里,便有赵修玉。
上午的时候崔太尉还有心思调侃昌平侯,这会儿却也顾不得了。他盯着赵修玉,转头又问昌平侯,“你家的小子准备的怎么样了?老赵,这可是大事,容不得含糊。”
昌平侯此时也没了闲谈的兴致,紧紧盯在殿内,口中却道,“修玉没问题。他三岁学文,比他的两个哥哥都要聪慧,若非当时府上不宜他在做官,他也并无做官的打算,入朝为仕的话,绝不会比任何人差。”
崔太尉轻呼一口气。
昌平侯在一旁忍得心里好辛苦,他甚至都想反问太尉您老人家不是着急着要让静芙和修玉和离的么?怎么到了这会儿却又如此紧张?
不过怕被老太尉记恨,昌平侯压下了心思看向殿内。
即便是一干学子中,赵修玉的存在也极为出挑,他长身玉立,身上既不缺读书人的风骨,又因为常年在医馆里给人瞧病抓药,多了几分儒雅的药香。
既又格调,却又不乏市井之间的圆滑。
还不等昌平侯发出欣慰的感慨,崔太尉变在一旁小声道,“若是皇上不让这小子当官,老夫就找他去!我崔太尉的孙婿,不比任何人差!”
昌平侯默默的闭上了嘴。
昨日嫌弃修玉的是他,嚷着要让静芙和离的也是他,今日这般看好,甚至如此护犊子的也是他。
罢了,太尉一大把的年纪,随他高兴也就是了。
不过用不着崔太尉担心,芝兰玉树,满庭生芳。怀才不遇这种事,绝不会出现在赵修玉身上,他就长者一副值得人信任的方正相貌。
并且,赵修玉在皇上还是安王之时便已经认识,平时也有不少来往,两者相熟,皇上的治国之策他也多少了解一些。
更重要的是,赵修玉并不是只会闷头读书的书呆子,他学问甚深,又多和市井之人亲身打交道,对于治国之策,如何为官,更是有一份与众不同的心得体会。
楚云铮的三个问题,他回答的极好。
崔太尉颇有些艳羡的看了眼昌平侯,轻哼了声,“你倒是生了个好儿子。”
前两个大的也就罢了,赵三公子,自己没看错人!
昌平侯余有荣焉,可这么多年跟崔太尉打交道,又知道太尉因为皇后一事对自己不满,只谦虚道,“修玉从前呆闷倔强,这都是皇后娘娘调教的好,让他改了性子,也比从前进益不少。”
崔太尉方才转喜,“你这话才算是有些眼光。不过不是我吹,若没有皇后娘娘,老夫未必会答应把静芙嫁过去。你扪心自问,皇后娘娘是不是改变了赵修玉良多?”
昌平侯心悦诚服的点头。
他刚刚随是谦虚修玉的表现,可也有真心在。若无皇后娘娘,修玉绝不会是如今这番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