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网>都市小说>帝国重器 > 第七百四十二章 百倍回报
    基本上,别国本土的卫星图片,就是捏在卫星数据服务公司手里的“人质”。要不怎么说,发财的路子都写在了刑法里呢。普通人要这么干,只能是牢底坐穿。换成国家来干这种事情,顿时就高大上了起来。

    他这一番言论,让黄秘书和一干技术官员们听的实在是有些颠覆三观。总的来说,不是大家没有这个想象力,而是刚刚改革开放没几年,大家的节操下限还没这么低。

    胡总身体力行的演示了一下,什么叫做“资本家的节操”。

    至于说要把gps定位技术应用到汽车上、应用到手机里,甚至是应用到自行车上?对于最后一个设想,哪怕是对胡文海再怎么信任,当时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表示根本无法想象。

    对于胡文海声称的上千亿美元的市场,航天系统也没人当成是一回事。钱局长和黄秘书草率的夸下海口,干脆利落的将这个“千亿美元”的市场,拱手让给了新科集团。而航天系统嘛,只是把他那个“卫星数据服务公司”的主意给笑纳了。

    如此这般划分了各自地盘之后,胡文海和黄秘书约定。未来十年时间里,截止到21世纪之前,航天系统将发射至少三颗天链卫星,实现覆盖整个东亚的北斗卫星网络。二期工程到2010年之前,在地球中层轨道发射四十颗北斗卫星,覆盖范围扩大到全球,并且将导航的经度提高到十米的误差水平内。

    原本胡文海提出的要求是今明两年之内,就希望能够发射三颗天链卫星。然而经过航工部钱局长不厌其烦的科普了一番,他这才意识到基本上这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哪怕再怎么紧赶慢赶,前三年是一颗卫星都别想上天的。这是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又不是党费五拉出来刷漆就能干的活。

    再说要开发定位系统哪有那么容易,算法、加密,达到足够精度的原子钟这都是需要从头开发的。而且经过钱局长等人的一番计算,三颗天链卫星也不足以全球组网,只能是达到中国本土组网的需求而已。

    事实证明胡文海并不是万能的,总有一些问题他也会犯了想当然的错误。不过和那些拍脑袋做决策的领导不同,胡总有一个好,那就是对犯傻的事情绝不会为了面子而不顾科学规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立刻就作出了调整,并且心甘情愿的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前期的三颗天链卫星加上北斗系统的技术开发,预算应该在五十亿人民币。新科集团每年向航天系统支付三亿人民币,十年以三十亿的总价取得天链卫星的民用定位芯片生产授权。

    双方达成一致,胡文海送走了心满意足的黄秘书等一行人。

    等到人都走干净了,胡文海转身抓起电话,就打到了新科科学院电子研究院,院长倪光南的手机上。

    他深吸了两口气,这才有些颤抖的向倪光南确认,新科光电国家实验室确实已经得到了批复。

    电话里,倪光南的声音也是掩不住的兴奋,不过还是给胡文海打了打预防针:“情况没有那么夸张,长春和西安光机所也不是并给我们了,只是作为共同依托单位而已。江光总厂也是一样,我们能动用他们的技术力量,但并不能深入对他们进行管理。”

    “我懂!”胡文海呵呵笑着,打断了倪光南的解释:“两个光机所在国内那是什么地位?并给新科,格su出来咧!”

    好么,这都蹦出来洋泾浜魔都话来了!

    “能动员两个光机所和江光总厂的技术力量,这就已经足够了。下一代的光刻机和测量光栅,这些项目开发我想不需要我来说了。亚像素的面阵ccd技术,这个肯定也是重点项目,这方面我都不担心。”

    胡文海捧着电话,在办公室里振奋的转着圈,想了想、压下胸口砰砰的心跳声,这才说道。

    “国家要搞光学遥感卫星,这个情况想必你是知道了。这里面ccd和测量光栅当然是最重要的技术,光电实验室要全力以赴进行攻关。不过电子研究院的精力不要只放在这个上面,我有一个新的项目,需要你们尽快能够拿出成果来。”

    “哦,胡总你说。”

    电话里传来倪光南翻动纸笔的声音,胡文海沉声道:“这是两个压缩算法,第一个是基于dct变换的图像算法,采用行程长度编码和霍夫曼编码进行压缩。第二个是文件压缩算法,采用可变大字典技术,要达到对图像文件30%到70%的压缩比。”

    “这是要应用到光学遥感卫星上的?”倪光南很快就意识到,胡文海开发这两个技术的目的。